密西西比公司金融泡沫破裂后,1837年美国爆发大萧条。1836年,芝加哥一块价值11000美元的土地在1840年只能卖到100美元,无数人破产。这种经济繁荣和萧条不断重复,以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否定了资本主义。
当时的人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更不了解经济周期的概念。事实上,在密西西比泡沫破裂的那一年,人类世界第一部经济学基础著作《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刚刚诞生。一百二十年后,无数经济学家不断探索。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聪明的头脑逐步建立了经济建设的框架。只有在经济建设确立之后,经济周期的概念才慢慢诞生。
出于对这些经济学家的尊重,我们介绍一些主要经济学家的名字和主要观点:
1.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他在《国富论》中说,一个国家从最低级的野蛮发展到最高级的富裕并不难。只要有一个普通人可以忍受的和平环境、低税收和司法管理,另一个就是自然过程…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比如一个大清早起来卖早餐的小贩,不是因为道德高尚,而是因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当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因此,建立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保证人们能够公平交易,不仅会使个人生活富裕,而且会使整个国家富裕。
在《国富论》中,他谈到了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它自然会协调经济发展,纠正经济发展中的错误和问题。他讲了分工,分工让财富创造更有效率,给后人举了一个熟悉的例子:10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4800个大头钉,但是如果一个工人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完成整个过程,一个人一天就不能生产一个大头钉。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成就证明了这一伟大理论的正确性,但能否引入经济周期?
2.亨利·桑顿
他是央行之父。在他之前,没有中央银行的概念。美国成千上万的小银行像家庭作坊一样运作。然而,在经历了几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个强大的央行是必要的。它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影响市场流动性、利率和汇率,从而干预经济周期。
央行有三种创造货币的方式:
(1)购买债券并支付货币,比如美联储从联邦政府购买债券,政府可以向银行和企业注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是美联储在这次疫情期间所做的,政府的赤字率也会相应提高。
当市场上有更多的钱时,利率就会下降,这将鼓励人们借更多的钱。
(2)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贴现率),鼓励银行多向央行借款,让银行多发放贷款
③降低商业银行库存准备金率,会增加银行的授信额度
这三种方法都是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方法。事实上,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资金。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假设李在某银行存款100万元,某银行要支付10%的库存准备金,然后立即将剩余的90万元贷出去,从而获得利息收入。假设王借了90万元存在银行,银行也要支付10%的库存储备,然后再把剩下的81万元借出去。这样的循环持续下去,最后的100万元将创造900万元,这就是广义的M2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