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不喜欢冬天?

有没有人喜欢冬天呢?抛开需要早起通勤外,我真的好喜欢冬天。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就盼着下雪,尽管大概每年都会下雪但是看到窗外一片雪白景象的时候难免会心潮澎湃,穿上厚实保暖的外衣踩踏在冬日的第一场雪上,也算是在一片雪白中留下专属于自己的冬日印记。打雪仗和堆雪人一直是雪中娱乐项目的头号活动,雪虽然是冰冷,但是在追逐嬉戏打闹间,这份寒冷似乎就被掩盖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幸福的记忆。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冬天都是

为什么会为友情而emo?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亲情是首位,友情是第二位,甚至有的时候在某种情况下要比亲情更加给予支持与力量,直到大学毕业后发现好朋友都逐渐各自有新的生活,开启新的工作,渐渐地交流就变得少了,聊天窗口也很久没有新的消息出现,起初我会感到失落感到空虚,但等到自己一个人上班、工作、吃饭、下班后,我渐渐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态度,有着真正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在某个周五的下班路上,许

国庆不出京!遇见·798

期待已久的国庆假期终于到来,没有打算出京,一来因为出京进京太麻烦,二来想着国庆哪里人都不少,于是想着在京内找找乐子,于是就和家人一起商量去798艺术园区看看展览,体验体验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气息,也算是短暂的逃离世俗的喧嚣。我们去的那天阳光正好,天气十分凉爽惬意,早些年来过一回798,但是时间太久太久了,想着这次“故地重游”一定要好好浏览一番,多拍些照片纪念一下。进入到艺术园区后,我们遍冲着第一个名叫“遇见毕

要对自我认知清晰

正步入社会工作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多多少少有一些感触与体会,我认为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就冲着自己想要去的那个方向大胆向前走,为了实现目标而去努力奋斗。坚持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相信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所选择的工作,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带给我想要的生活。青春是美好的,一切都充满希望,要趁年轻来规划我们的人生,因为年轻,试错的风险会小一些,

“虽然不能理解你,但我支持你”

徐志胜曾经说"我发现现在确实好像是我爸听不见我诉苦,因为他觉得他以前经历过的苦难,我们根本比不了的,每次跟有压力跟他说,他都会觉得这有啥。但是有时候回到家,确实想跟家人撒个娇,诉个苦。" 徐志胜一段话大概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很多时候,父母真的不理解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压力,他们不理解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双休,有假期的工作为什么还会觉得苦?也不理解为什么明明表面光鲜亮丽,一切都好,却依然会说没有能力结婚。

学会独处 享受“孤独”

人人生而孤独。当我们渐渐长大,渐渐惧怕孤独,害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走在路上....于是我们开始用合群来躲避孤独,试着挤进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圈子用合群来躲避孤独。甚至是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堆积的假面让我们忘了自己是谁本质被遮掩,内心的呼喊被消音...也慢慢开始失去自我...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你开始调整自己,摆脱伪装,享受孤独,学会与自己相处,就是在向静寂的生活注

关于“热爱”这件事

我一直觉得如果可以把爱好变成工作那一定很幸福。我以为大家都是这样以为的,其实不然,在大学时期职业规划课上老师发布一个问题“是否愿意把兴趣变成工作”我当时觉得那肯定百分之百愿意啊,但是结果出来时候我却不理解了,几乎是各占一半。有的同学说,只想把兴趣当做兴趣,在累的时候做些感兴趣的事会觉得放松,如果把兴趣变成了工作就会觉得很累会是负担,兴趣便不再是兴趣,我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把兴趣变成工

停止“内耗”,拒绝“内耗”

“内耗”就是内部消耗,指因内部纠葛而形成的无谓消耗,让我们几乎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那么该如何停止内耗?怎么让自己的脑子摆脱不断那些PUA自己的想法?今天就来和大家来谈谈我拒绝内耗的4个方法。方法1划清界限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划清界限如果我们想摆脱过多的思考,避免胡思乱想,就需要知道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划清界限,并为娱乐腾出时间。人不是机器,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方法2征服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些可以立即完

聊聊关于“内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对自己的生活就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无论是学生在校园里,还是成年人在职场中,绝大部分人都会产生绝不垫底绝不落后的想法,因此就会开始没有合理安排计划的努力,而努力的效果究竟如何?努力的过程是否有意义?这些都有待考量。因为看到别人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从而对自己摆烂不负责的态度感到后悔焦虑,因此自己也要去工作去学习,甚至对于把时间的安排并不合理,压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使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