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大盘点

2月17日是春节档的最后一天,但前两天,当春节档走到第五天的时候,“史上最强春节档”已经提炼完毕,记录刷新还在进行中:《唐人街探案3》破了包括《中国电影史第一天记录》在内的11项电影史记录;《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20亿,贾玲成女导演全国票房最高;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30分,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观影总人数达2.29亿…当场过年,让电影市场爆发。无论是大城市,小县城,甚至是乡镇,电影都是饭后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乡镇,私家车的普及,让去县城看电影快捷方便。说春节电影取代了春晚,成为春节的主要精神享受是不礼貌的。这两年春晚播出后,讨论的话题很少。贾玲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女演员,陈思成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票房过亿的导演,沈腾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男演员。这样的统计数字很多,也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走向成熟,从电影质量本身到很多外部话题,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电影行业的角度来看,需求也是生产力,可以迫使电影行业整个链条的合作和升级。受众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讨论形成了公约数最大的口碑。“话题之王”唐谭-3,由于前几年的口碑积累了预售票的记录,在春节前三天暴涨。但依靠口碑“自来水效应”的《你好,李焕英》排片率不断攀升,甚至票房有后发之势,再次说明中国观众正在走向成熟。这几天李焕英用的频率最高的词“真诚”被评价,意思是“观众不好哄”。唐坦3VS“亮一时”的李焕英,占据了热闹的争论,后者占据了口碑。同时两部电影分别领先和赶超,电影植入率由口碑决定,所以中国电影产业需要这样的良性竞争。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来说,总票房很重要。但是除了全民看电影的兴奋之外,还要冷静思考,才能让行业稳定,影响深远。比如近年来引领票房狂潮的中国电影人,大多是落后的创作者。新进者容易经营电影,对海外电影有很深的依赖性;比如近几年票房大片呈现井喷趋势,但从中成长起来的大师级导演寥寥无几;再比如为中国电影赢得世界一席之地的资深电影人,他们迷失在新一波票房浪潮中。还有,我们说一系列票房纪录电影,有几部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经典?春节期间,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电影上。除了熙熙攘攘,一定要有冷静的审视。票房和口碑有关,但票房不是万能的。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伟大作品在首次上映时票房平平,如《美国往事》和《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如此惨淡,导演怀疑他的人生。然而,几十年后,粉丝们仍然在享受他们的艺术。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下除了唐坦和李焕英之外的其他稍微冷门的电影作品。说不定会有一些传世佳作。